行業(yè)新聞
張松茂大師瓷之大美——鈴戈藝術基金會2015春季慈善第一拍
作為澳門唯一的公益性藝術基金會——鈴戈藝術基金會將于2015年春季攜手陶瓷藝術泰斗,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張松茂先生展開春季第一拍。以瓷會友,展示中華文化藝術的風采。拍賣大部分款項將用于公益用途,為更多年輕藝術家,兒童及青少年提供更豐富的藝術教育資源。
鈴戈藝術基金會致力于展示中華文化藝術的風采及藝術精神的弘揚和傳承,以促進及推動文化藝術精粹的發(fā)展,促進澳門與內地及海外文化藝術界人士的交流,為各國藝術家搭建合作平臺為宗旨;饡䴓s譽會長之一的陶瓷藝術泰斗張松茂先生,是中華藝術精神的杰出代表之一。他心念廣大,扶持后輩,樂于奉獻,與鈴戈藝術基金會理念相契相合。張老更擔起基金會“藝術牽手工藝走向世界”慈善第一站的重任——由基金會主辦2015年春季張松茂專場慈善拍賣會。
藝術之路
張松茂,字“芝山松茂”,江西鄱陽人。1934年1月出生,極富美術天才,12歲開始學畫瓷器,18歲便大膽在瓷板上將蘇聯(lián)油畫《政權歸于蘇維!愤M行再創(chuàng)作,此舉一炮打響,曾轟動當時的瓷都美術界。21歲時便被選送到北京,參加全國青年建設社會主義積極分子大會,并被毛澤東主席和中央一批開國元勛接見。1988年被國家輕工業(yè)部評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994年1月享受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同年10月,其家庭因一門六大師被政府評為“陶瓷世家”。2005年,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
張松茂從學藝起就師從珠山八友之一劉雨岑先生和著名陶瓷藝術家徐天梅先生。徐天梅夫婦非常喜歡這個不可多得的才華橫溢的年輕人,有意將女兒徐亞鳳許配給張松茂,倆人情投意合,不久便于1959年旅行結婚。成家以后,張松茂一心撲在事業(yè)上,完成了在北京、南京、上海等地的古瓷描摹艱巨任務,還先后創(chuàng)作完成了《四季花鳥》、《瓷都六景》等創(chuàng)作任務。《四季花鳥》瓷板后被人民大會堂收藏。
如今,張老幾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一生創(chuàng)作了不少藝術價值極高的陶瓷繪畫作品,影響遠播海內外,是陶瓷美術界難得的“全能大師”。他以大型瓷板畫“紫歸牡懷圖”,1997年,被作為江西省政府贈送香港特區(qū)政府的回歸禮物。1999年,他與夫人共同創(chuàng)造的“牡子蓮心”瓶,又被省政府作為珍貴回歸禮物贈送于澳門特區(qū)政府。至今創(chuàng)作生涯將滿70周年,他走過了一條艱難困苦又成果輝煌的藝術道路。
熱心堅持公益
張松茂夫婦和他們的子女乃至孫輩,都非常熱心公益,他們經常參加義畫義賣等慈善活動,因此,此次慈善拍賣會,張老將遴選12件臻品,其中包括兩件在其70載創(chuàng)作生涯中獨一無二的、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的無比珍貴的作品:一為巨型薄胎碗,口徑128cm、高49cm,畫面是粉彩牡丹圖,目前還在創(chuàng)作中。二為巨幅瓷板畫,寬5m、高2m,畫面主題為黃山攬勝,亦在創(chuàng)作中。
這兩件作品齊集張老畢生所長,讓整個陶瓷藝術界屏息期待!張老也熱心培養(yǎng)下一代,言傳身教,桃李滿天下。所以,將把這兩件臻品制作過程制作寶貴視頻資料并贈送給鈴戈藝術基金會,希望更廣面的讓有藝術抱負的年輕藝術家可以觀摩學習,并流傳承繼。在他多年來培養(yǎng)的一批人才中,既有國家、省級工藝美術大師,也有省、市級高級工藝美術大師。另外,張老的夫人,“珠山八友”之后、毛主席用瓷的主創(chuàng)——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亞鳳女士亦將提供6幅珍貴作品,參與此次慈善拍賣會。
作者介紹:頂級時尚生活月刊——《鳳凰生活》由香港鳳凰衛(wèi)視主辦,獲得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署特許,通過中國圖書貿易進出口總公司,在中國大陸內地公開發(fā)售。鳳凰衛(wèi)視董事局主席劉長樂先生親自擔任鳳凰周刊有限公司董事長和出品人。《鳳凰生活》每月1期,逢每月1日出版,全年12期。